首页 个体户园区正文

中国税务报:第五届首都高校税务案例大赛的几个关键词—— 竞争 合作 齐头并进_个体户执照_盐城个体户注册

admin 个体户园区 2022-01-20 146 0

第五届首都高校税务案例大赛的几个关键词—— 竞争 合作 齐头并进

2021年12月28日 版次:07        作者:本报记者 姜赫

冬日午后,暖阳照着教学楼的砖瓦,光影映射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园内红色的宣传板上。“驼铃筑梦 乘税前行”的主题标语,在冬日里带给人一份昂扬的激情。近日,第五届首都高校税务案例大赛顺利举办,来自上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工商大学7所高校的14支参赛队伍激烈角逐,在剖玄析微中展税法精妙,以精彩表现展学子风采。

参赛的每支队伍由4名队员组成,选手现场抽取题目,现场制作PPT并开展案例分析。经过近4个小时的比拼,来自上海大学的“舍我其税”队和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税沐年华”队获得一等奖。这样的比赛方式对于选手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理论知识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参赛选手张越洋对比赛的“快节奏”印象深刻:“比赛一方面考察了税务知识,另一方面也检验了我们的临场发挥、理论运用程度和表达能力。”

作为上海大学“舍我其税”代表队的队长,能够带领队员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张越洋感到非常自豪。在几周的准备时间里,他和队友针对难点、重点突击,研究税法、整理法条、梳理国家税务总局官网发布的政策法规……最终取得佳绩。来自税务部门的评委、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丰台区税务局总经济师张瑛也对这支队伍的表现给予了肯定:“这一组的队员准备充分、分工合理、配合默契,体现出较高的理论与实践素养。”

获得二等奖的寇程恺与大赛有深厚的“缘分”。作为中央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的研一的学生,他在本科时就参加了第一届比赛,并夺得第二名的成绩。他还记得,那时自己的理论知识较为薄弱,但在队友的帮助下,队伍发挥出“1+1>2”的效果。“在比赛中我得到很多锻炼,这次由我带着本科的学弟学妹参赛,我把它视为一种‘传承’,这也是我再次报名的原因。”寇程恺说。

记者得知,本次比赛中两支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队伍,分别取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有了来自学校方面的重视与指导,两个小组并肩向前、共同进步。“我们和另一支队伍在赛前常常一起练习,但也暗中较劲。”谈到自己和“税沐年华”队的“相爱相杀”,寇程恺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出了真诚的赞扬:“我们两组之前就达成了‘竞争、合作、齐头并进’的默契,这次他们在比赛中的发挥非常优秀,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比赛考题分为国内税收和国际税收两个部分,通过具体案例考察参赛选手在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国际税收等方面的业务实操能力。展示过程中,选手们最重要的是突出分析思路和亮点角度。为了给评委留下良好的印象,寇程恺和队友们别出心裁地在展示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利用情景剧的表现方式,以电话咨询、面对面咨询的分析形式进行场景还原。这些生动的“情景再现”,巧妙地弥补了作为最后一组的顺序劣势,让评委们眼前一亮。

对于比赛的结果,选手们在欣喜之余,也对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操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给自己打分,我大概会给一个及格分。”回顾自己的表现,寇程恺对来自税务部门评委给出的点评“操作风险太大”印象深刻。他坦言,自己的学习多是从理论研究角度出发,今后应加强在实践方面的训练。张越洋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要学的地方太多了。”他说,来自实务界评委的讲解和分析角度让队员“醍醐灌顶”。

对于案例分析中选手踩到的“坑”,来自德勤中国的高级会计师马骋在赛后为大家作了复盘:“所有参赛队伍‘全军覆没’、无一答对的情况偶有出现,说明这类题目恰恰考到了同学们的‘盲点’,检测到大家现有的税法知识储备和运用上的漏洞。”他表示,题目设置旨在考察选手对税法核心内容的理解,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税法知识进一步钻研的兴趣,让学生审视自己在既往学习和研究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

随着比赛告一段落,选手们紧张和兴奋的心情逐渐归于平静,将全部精力投入下一步的学习生活中。比赛让曾经参加过多次实习的张越洋,对税务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税务工作看似普通,却是庞大的国家机器中精密的一环,每一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他特别提到,《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的出台开拓了税收共治的新局面,也为自己的税收实践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

作为连续几届参与主办并提供案例的合作方,德勤中国表示,我国在税收征管方面的进步一日千里。随着金税三期以及金税四期的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将面临更加具有挑战性的合规监管环境。“未来我们将密切关注‘双支柱’方案给税收协定体系带来的变化,尽力贡献自己的经验与智慧,与税务部门通力合作,在国际税收新格局下全力支持我国的经济建设与企业发展。”马骋说。

作为大赛的评委之一,中国税务报社社长、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付树林表示,首都7所高校连续多年举办税务案例大赛,可以更好地吸引高校学子关心税收工作、研究税收工作、宣传税收工作、从事税收工作,有助于培育税务专业人才,对于在高校普及税法知识、提升高校学子税收业务实践能力、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要求、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纳税的浓厚氛围具有促进作用。

专家声音: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

2021年12月28日 版次:07        作者:

自2014年起,上海大学根据国家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启动税务硕士项目培养财税专业人才。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培养方式有所不同,专业硕士更加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是专业硕士培养的重要手段。

首都高校税务案例大赛不仅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对学生职业伦理的引导,为各高校的税务专业学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及案例分析、团队协作和现场展示能力提供了实践平台。该项赛事由7所高校每年轮流主办,并邀请业内专家提供相关培训,为参赛选手提供专业指导。

税务硕士项目的开设是顺应社会对企业和个人税收合规需求增加的需要,税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税务案例比赛的举办也扩大了税务知识的影响力,对全社会税收遵从意识的增强有正向的引导作用。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蒋云赟

汕尾市税务局:海丰县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赠送礼品被税务稽查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第六十九条和《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关于修订〈广东省税务系统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公告2021年第2号)附件《广东省税务系统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第三十七项规定,你公司积极配合税务机关检查,且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占应扣、应收税款30%以下,违法程度确定为“较轻”,

,个体户有什么优惠政策?注册在爱税宝的园区个体户,可以享受核定政策,不仅没有企业所得税,个税还可以核定,综合税负只有4.5%左右,其中还有3%的增值税可以抵扣,实际税负只有1.5%。现在注册可以联系朱老师,电话:1781-1973-989,

现在,开放式、互动式的案例教学越来越被高校重视,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举办税务案例大赛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能推广和改善高校案例教学方法。高校是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高校税收教育教学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能具有影响力程度为社会输出优秀的税收专业人才。从这个角度讲,首都高校税务案例大赛意义重大。

我国目前正处在税制改革深化、税收征管体制优化的持续进程中,这个进程需要全社会参与。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大力开展税费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持续深化青少年税收法治教育。办好首都高校税务案例大赛,让更多学校和学生参与其中,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税收事业,无疑是贯彻落实《意见》的切实路径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 禹奎

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要求,发挥税法宣传教育的预防和引导作用,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纳税的浓厚氛围。其中,让税法走进高校,在高校普及税法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让税法走进高校,建议将《税法》设置为高校素质教育课或通识教育课。大学生是未来的纳税人,也可能是未来的税收征收管理者,是我国现代税收法治建设的未来与希望所在。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除了学好专业理论与技能以外,作为公民,也需要对税收法律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内涵,进而强化作为公民的税收法律素质。

在继续办好首都高校税务案例大赛的同时,可以考虑增设高校税法知识大赛,让更多的税务专业以外的学生参加比赛,增强大学生税收法律意识。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 杨志清

首都高校税务案例大赛的主要目标是搭建一个税法知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是每年对税收教学成果的一次大检阅。经历过往五届比赛,我具有影响力的感受是,学生参与赛事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除了税收、财政专业学生外,比赛也吸引了很多选修过税收课程的其他专业学生报名。参赛学生的税法知识学习深度和实践应用能力逐年提高,体现了近些年很多高校税收教学模式已向侧重应用能力转变并取得了实效。

基于本赛事的经验,我认为应进一步加强税务部门与高校合作:一是充分利用两方优势,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如在税务局建立税务专业学生实践基地,安排税务业务骨干进校园普法,高校教师为税务干部提供教育培训服务;二是推动以省级税务局为牵头单位,联合知名税务中介机构,定期组织区域内高校学生参加税法知识及税务案例竞赛活动并做好宣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 苑德宇

首都高校税务案例大赛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学习机会。在比赛中,学生将税法知识运用于真实的案例分析,有助于深化税法学习,提升将税法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税收实务专家对学生的点评,有助于学生更近距离地学习税法,更加“精、专、准”地运用税法。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税务工作的莘莘学子来说,这是一次有意义的税法知识的实践锻炼。比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税法知识的兴趣,让他们更快地提高税收业务实践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做到“遵纪守法、诚信纳税”。

同时,比赛以学生为纽带,以宣传为桥梁,起到了普及税法的作用。“国之税收,民惟邦本”,税收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税收制度的完善,离不开各位专家的建言献策,也离不开后备税收人才的培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 何辉

推进教学改革,实现高校税务教育与税务部门、企事业主体的开放协同,推动案例教学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提升税务硕士职业素养的重要抓手。

以首都高校税务案例大赛为例,在各高校精心组织的系统化备赛培训选拔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校外实践导师进校园开办了若干税收实务讲座,不仅推动了税法知识进校园,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税法和财税知识的兴趣,树立了诚信纳税的现代公民意识,而且通过宣传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使同学们了解到“以数治税”下科学便利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提高了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水平的认同。

第六届首都高校税务案例大赛将由我校商学院主办,期待2022年与首都高校师生相聚社科大,同叙情谊,共创佳绩。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李为人

首都高校税务案例大赛已经举办了五届,今年上海工商大学是第二次参赛,通过参加大赛,同学们开阔了视野,我们也见证了同学们的成长。同学们纷纷表示,税收的世界很有魅力,税收实务复杂多样、国际国内税收业务视野宽广,对税收法律精进理解与把握,才能精准识别、综合分析现实中的税务问题,并给出准确的判断。

比赛也突显出税法遵从的精神。案例分析折射出,所有的经济活动中的涉税行为都要依税法而行。作为高校老师,应更关注税收法律在校园的传播。今天的大学生是未来经济建设的主体,他们学习税法、了解税法,形成依法办事、依法治税、依法治国的理念,才能够成为现代化建设之栋梁,助力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上海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史明霞

江门市税务局:江门市某保健仪器科技公司偷税被罚款近400万元

处罚内容: 对你公司2014年9月至2019年5月的偷税行为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罚款3,951,378.05元 。 罚款金额(万元): 395.137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