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个体户园区正文

个体户大管家_中国税务报:大企业话服务:这一年体验感很棒_个体户有哪些好处

admin 个体户园区 2022-01-20 165 0

大企业话服务:这一年体验感很棒

2021年12月31日 中国税务报 版次:08        作者:本报记者 李雨柔 胡海啸 高晗 王善宏

2021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的要求。具体到精细服务上,各地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积极创新工作模式、优化服务机制、推出系列举措,努力为大企业提供智能高效、高端精准的纳税服务,给大企业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更高效,个性问题精准解决

提起今年的大企业纳税服务,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税务处处长高文祺具有影响力的感受就是精准解困。“企业的难点在哪里,税务部门的服务就到哪里。”高文祺说。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还要从2021年企业回归A股上市这件事说起。

2021年8月,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回归A股上市的大型央企。在此过程中,根据监管要求,企业需在规定期限内向有关部门提交3年来近百家二级单位的税务合规函、纳税申报表等资料。由于这些二级单位所处的区域不同,要在限期内完成跨区域的统筹协调,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积极与相关税务机关联系沟通,加速办理,及时帮助企业取得了税务合规函等申报材料,确保其顺利上市。

上海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王磊告诉记者,中国电信复杂涉税事项的高效解决与大企业涉税诉求处理机制的推出有着密切关系。为推进以大企业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纳税服务,经过前期深入地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2021年6月,上海市税务局制定了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大企业涉税诉求处理机制,明确对大企业提出的涉税诉求分类处理流程,包括涉及单一税种或单一部门的涉税诉求,涉及多税种、跨区域的综合性复杂涉税诉求等类别,使大企业涉税诉求的解决流程更加顺畅。2021年,上海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共协调解决重大、复杂涉税诉求39件,得到了纳税人的广泛好评。

在距离上海2000多公里的广东,大企业有着同样的感受。广东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仅在佛山市就成立了几十家实质经营的子公司。在海天集团税务总监蒋国伟看来,更高效、精准地帮助企业解决个性化难题,是今年大企业纳税服务的一大亮点,也是他最直观的感受,而这一感受,正是源自广东省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推出的“大企业首席联络员”制度。蒋国伟告诉记者,通过首席联络员专人专联,企业涉税难题专事专办,个性化纳税服务需求可得到“一站式”响应。目前,海天集团在佛山市内成员企业的重大复杂涉税问题均可通过首席联络员集中解决,不但效率提高了,而且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沟通成本和管理成本。就在前段时间,海天集团在首席联络员的帮助下解决了关于农产品核定扣除政策的适用问题,消除了税收不确定性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两办《意见》中特别提到,要探索实施大企业税收事先裁定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广东、上海、湖北和青岛等多个地区的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均在事先裁定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湖北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事先裁定的受益者之一。据该企业财务中心副主任王晓辉介绍,为挖掘企业的内生动力,湖北旅投计划通过集团向子公司无偿划转应收债权,以降低子公司负债率。由于受让债权方并非湖北旅投的全资子公司,因此企业对于这项业务能否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存在疑问。为了提高此次资产划转的税收确定性,湖北旅投向湖北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提出了事先裁定申请。在该局的协调下,母子公司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市局相关业务处室以及企业召开了会谈,就此项业务的详细情况和涉税事宜展开讨论,并进行现场评估。会后,湖北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结合现有政策依据和会议讨论情况,出具了税收事先裁定书,明确了业务的涉税处理。

记者采访发现,大企业个性化涉税问题得以高效解决,关键在于税务部门能够精准了解企业需求。基于此,湖北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陶炯建议大企业,增强不确定涉税事项事前沟通的主动性,并尽可能真实、全面地提交相关资料,税务部门将本着专业的态度和保密原则,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政策确定性支持。

更精心,税务风险提前排查

中国税务报:精细服务大企业 需坚持三个原则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不含深圳)千户集团总部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五,成员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大企业通常具有集团化管理、涉税事项复杂、信息化管理程度高等特点。对大企业来说,精细服务意味着专属性、专业性和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因此,笔者认为深入推进大企业精细服务需要坚持三个原则:

,个体户有哪些好处?:1、没有企业所得税,可以省25%。2、个税核定征收。3、综合税负4.5%,其中3%的增值税可以抵扣,所以只有1.5%左右的成本。无需成本票,可以直接个人卡收款。办理联系:(1781)-(1973)-(989)。爱税宝园区老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

2021年9月,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共同发布2021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榜单显示,这500家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89.83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6万亿元,实现净利润4.07万亿元,千亿级企业达到222家。对于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业务创新快的大企业来说,即使是很小的税务风险点,也有可能产生较高的税收违法违规成本。因此,多位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认为,大企业的税务风险, 应当早排查、早发现、早防范。自2021年以来,上海、湖北、河北和湖北等多地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主动作为,结合企业的业务情况和基础涉税数据设计了科学合理的税务风险预警指标,帮助大企业开展集团式“税务风险体检”。

对这项纳税服务举措,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部税务管理科科长邓艳用“精心”一词来形容她的感受——从指标的设计、体检流程的设计到企业“健康方案”的制定,无一不体现着税务部门的精细与贴心。邓艳告诉记者,湖北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与企业主管税务机关湖北市大渡口区税务局组建了专家团队,以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增值税发票数据、第三方平台数据等涉税数据为基础,为中冶建工进行了综合与专项“税务风险体检”,对其他应收款与总借款配比、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理论值与实际值配比、工程合同滞纳金收入是否少交增值税等10类异常项目提出体检建议。同时,结合企业在建工程项目数量多,接收及开具发票数量多,涉及PPP项目、简易计税和免税项目等业务特点,为企业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风险要点梳理和建议,从源头上帮助企业防范衍生税务风险。

除了针对业务开展的“税务风险体检”外,上海、广西和广东等地的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还为集团企业提供了纳税信用评价分析服务。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远璋十分关注企业的纳税信用情况,对这项服务举措深有感触。原来,万和集团有几家新成立的公司实际生产经营未满3年,纳税信用被评为B级。佛山市税务部门从集团角度对企业的纳税信用情况进行整体、全面的分析,主动推送《纳税信用评价分析报告》,提示潜在的涉税风险,并提出纳税信用优化建议,帮助这几家B级企业顺利成为A级企业。

更智慧,税企共治路径再优化

采访中,多位大企业财税负责人表示,希望能与税务部门加强遵从合作,深化税企共治。其实,这不仅是大企业的愿望,也是各地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努力实现的目标。

上海是大企业税收改革的前沿阵地,在寻找税企共治路径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推出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项目就是其中之一。麦当劳中国高级财务总监杜启辉说,现如今,税务部门的服务与管理“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麦当劳成员企业较多,经营遍布全国,集中的纳税申报入口和统一的纳税申报方式是企业迫切需求的,税务部门通过数字化服务举措,实现了企业内部数据与税收征管系统的集合交互,既提高了纳税申报的效率,也让杜启辉对未来拓展税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多的期待。

同样享受了类似服务的海尔集团,也真切感受到纳税服务智能化创新带来的便利。在青岛,数字化纳税服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实现了跨区域合作。海尔集团全球税务总监朱晓梦告诉记者,为解决海尔集团全国成员单位跨区域申报的难题,2021年5月,青岛与安徽、大连三地税务部门共同签订了跨区域合作备忘录,依托金税三期系统,搭建了跨区域的“税企直连”平台,位于青岛的海尔集团财务中心可以一键发起青岛、大连、安徽三地的办税事项。

运用科技手段创新税企共治路径的还有广东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万和集团就借助该局推出的大企业税收遵从合作项目,精准拦截税务风险,不但避免了滞纳金、罚款和纳税信用扣分等损失,而且企业自身的税务管理效率和能力也显著提高。

有了信息系统上的连接,还需要更高层级、更加对等的沟通渠道。上海聚集了众多大型国企、央企,据统计,全市千户集团成员单位超过2万家,要想服务好、管理好这些企业,就需要统一归口,以集团企业为抓手。为此,上海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积极落实税务总局提出的“总对总”税收服务管理机制,以“大企业局”集成为基础、在京集团总部对接为支撑,实现首都大企业税收服务管理“一口径进出”“一盘棋统筹”的新方式,并通过指定专属联络员、召开大企业联席会议、签订《税企遵从合作协议》等方式搭建“总对总”的税企对话渠道。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财务税收室副经理龙新文表示,这样更高层级的税企沟通渠道,既有效地提高了企业涉税诉求的解决效率,也增进了税企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全力探索的“大企业集团税法遵从评价”体系,也有望为更好实现税企共治增添新动力。上海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副局长陈琳玲介绍,该体系由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指导,以部分在沪企业集团为对象开展整体税法遵从情况测算,尝试建立集团总部与成员企业间的信用联动关系,在科学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得出了样本集团遵从评价得分,助力总部企业提升集团整体税法遵从水平。

(参与本文采写的还有:霍文雨、蔡艳玲、罗玉婷、苏锐、张妮)

中国税务报:税务合规:从寻常字眼中读出新意

税务合规,不是一个新鲜词,在2021年,却是一个可以读出新意的词语。 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两办《意见》”),对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作出全面部署;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18个新职业信息,其中有一个新职业——企业合规师;5月,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企业已全部成立合规委员会。